政策支持、行业利好,社区食堂经营模式探索
2023-02-28  

2022年10月9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、民政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中明确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,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。一时间,关于社区食堂的讨论成为民间舆论场上热议的话题,“是不是国营食堂要回来了”、“以后去食堂还得用粮票吗?”等各种猜测甚嚣尘上。

面对公众的各种疑惑,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也第一时间进行澄清:社区食堂并非重回计划经济的大锅饭,也不是对传统国营食堂的恢复,更不是要挤压个体餐饮商户的生存空间。

社区食堂是既为老、残、幼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餐保障,又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就餐需求;营养卫生、性价比高、对外开放,并且兼具社交属性的公益性食堂。

政府牵头、社会参与、企业助力,社区食堂运营模式

社区食堂并非新生产物,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型城市以及湖北、湖南等地区,社区食堂早已“遍地都是、随处可见”。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市为例,自2014年推出养老助餐点,从开始在几个社区试点,服务对象从最初政府托底的困难老人,到面向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开放。如今,很多老人已经习惯在家门口助餐点解决吃饭难题。

当前社区食堂普遍采取政府牵头,社会参与,企业助力的运行模式。

政府部门是社区食堂建设的主导力量。与社会化餐饮相比,社区食堂公益属性强。要实在发展初期往往难以做到盈亏平衡,需要政府部门、社区等行政力量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,如发放运营补贴、减免租金、免费提供运营空间;加强顶层设计,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规划布局社区食堂及相关产业链等。

社会力量是基层治理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,社区食堂建设同样需要集合社会力量。通过鼓励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、慈善机构、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以捐款、捐物、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到社区食堂建设中来,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。

为实现可持续发展,社区食堂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正规餐饮企业进行食堂运营。针对公益性食堂政策补贴占比高、自身盈利能力差的弊端,引入更专业、更正规的市场化运营力量才能发挥规模效应,实现集中采购、提质降价,控制成本、提升效率,确保食品安全,增加食堂营收,引入市场化机制办好社区食堂。


高效便捷、节约健康,社区食堂智能化解决方案

当前社区食堂建设正处于探索时期,针对目前食堂运营暴露出的就餐环境差、营养不均衡、监管漏洞大、食安有隐患等弊端,智慧食堂推出了社区食堂智能化解决方案;通过智能硬件设备、软件系统以及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,打造串联前场、后场、线上、线下的全场景智慧社区食堂。提供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、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餐食并实现在线可视化管理,满足政府、就餐者以及食堂管理者差异化需求。

社区食堂智能化解决方案分为前场售卖系统、后场管理系统、健康管理系统三个主要部分。

食堂前场售卖系统提供搭载智慧餐台、智能结算台等多种类型设备,辅以消费管理系统、数据大屏以及大数据管理平台、消费管理系统以及线上食堂等软件组成的智能餐线。智能餐线的建设搭配线上食堂的使用显著提升了食堂前场运行效率,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科技化就餐体验。

后场管理系统则是由食材采购、出入库管理、食安管理等多个环节组成,配备智能秤、后场监控、智能厨具等设备以及后场管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、行为分析、明厨亮灶等多种功能。后场管理系统的应用显著降低了食材消耗,提升了食堂后场透明度与规范程度,实现了全流程食安保障,帮助食堂管理者实现科学管理。

健康管理系统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贯穿于智慧食堂前后场全流程。营养管理系统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,而是贯穿于智慧食堂的全流程管理系统之中。在前场智慧食堂多种餐线均配置了显示菜品名称、营养、价格等一系列信息的营养价签与菜品发布屏,根据录入的就餐者身体机能信息为就餐者提供营养选餐依据。

社区智慧食堂建设案例: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社区大食堂

2021年国庆,智慧食堂与中国电信合作,进行江苏路街道社区大食堂智能化改造。为该食堂配备了台面式菜品识别结算台。该设备分为识别模块、结算模块、显示模块三部分。顶部识别模块配备AI菜品识别摄像头,仅需3-6张照片即可完成菜品学习;使用时仅需将菜品放置于结算区域,即可在1秒内实现菜品识别与自动计价。结算模块分别位于显示屏上端与设备右侧,支持刷卡、扫码、刷脸多种支付方式,设备中部显示区域配备一块21.英寸液晶显示屏,显示菜品营养与价格信息并可进行手动调整。

依托于物联网、大数据、移动智能等相关技术,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社区食堂实现流程重塑、服务再造与监管强化,通过新技术、新设备与新理念的应用实现传统社区食堂模式的重大变革。既满足了食堂消费者就餐需求与经营者管理需求,又满足了国家对于完善社区服务、打造宜居环境、推动智能服务、健全社区治理的工作要求,实现多方共赢。未来智慧食堂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升级,帮助社区食堂实现更高价值。